因地制宜建好蛇場,是養蛇成敗的關鍵。所謂因地制宜是指充分利用當地現成的優越條件,結合蛇的生態特性來建設蛇場,這種原則也體現在三個方面:
一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,根據蛇的生活特點加以簡單改造,盡可能模擬天然的生存環境來建設蛇場。蛇喜陰涼潮濕,怕熱、怕干燥,還特別怕冷。它自身沒有汗腺,不能調節體溫,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降而變化。雖然現在有不少的養蛇方法,例如用箱養、籠養、池養、缸養、簍養、溝養等家庭式的養蛇方法,但所有的養殖方式還是不如純自然環境或模擬的仿野生自然環境。如果本地具有孤島或類似的條件時,要充分利用這種條件,能在本地區解決的養殖問題一定要充分考慮本地的環境、生態、氣溫、水文等條件,不要舍近求遠。另外,如果暫時有可以代用的設備和設施,不一定再去購買或置辦新的。
二是盡可能地滿足蛇的自身生長要求,在蛇場附近,應考慮修建蛇的飼料養殖場,面積的大小以養殖蛇的數量多少而定。平時放養一些蛙類、泥鰍、鼠類等動物,作為蛇類飼料的基本來源。
三是科學選擇蛇種,這也是因地制宜原則中所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。即考慮哪一種蛇或哪幾種蛇更適宜在本地養殖,也要考慮周圍市場對蛇類的需求和當地存在有哪些蛇種的問題。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既可以提高蛇在蛇場中的適應能力,提高成活率,也可以為養殖場提供充足的蛇種保障,當然對于商品蛇上市的運輸及相關問題也將會大有助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