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俗名】水律蛇、草錦蛇、水南蛇、黃閨蛇等。
【我國分布地】 西藏、四川、云南、貴州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東和海南。
【體長】體長2米以上。
【特征】 頭背部黑褐色,唇鱗淡灰色,后緣黑色,與烏梢蛇顏色相仿,但無黑線貫穿。背部棕色,體后部有不規則的黑色橫斑,至尾部形成黑色網狀紋。
【棲息環境】生活在平原、山區和丘陵地帶。
【食性】捕食蟾蜍、蛙類、蜥蜴、鳥及鳥卵和鼠類等,有時也捕食其他蛇類。
【活動習性】 白天常在近水的地方活動。
【對溫度的要求】適宜溫度為20~31℃。
【繁殖習性】 卯生,每年7~8月產卵,每次產卵6~15枚左右,孵化期為60天左右。
【功用】著名的食用蛇,為“五蛇酒”的原料之一,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蛇與膽均可入藥。其皮可制琴膜,也可以制成手包、錢包等工藝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