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俗名】大扁頸蛇、大眼鏡蛇、過山風等。
【我國分布地】主要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等省(區)。
【體長】體軀長可達2~3米,最長達6米左右。
【特征】從外觀看,眼鏡王蛇的頸部扁平膨大、前半身可豎立,在受驚時,頭平直向前并發出“呼呼”的聲音向獵物沖擊,有時可噴射毒液,這一點與眼鏡蛇非常相似。因此,有些人會將兩者弄錯。但是眼鏡王蛇還是有區別于眼鏡蛇的地方,主要包括兩粵:一是頭背顱頂鱗之后有一對大形的枕鱗;二是眼鏡王蛇的頸部沒有明顯的眼鏡狀環紋,只有形斑紋,這些斑紋是呈白色的。眼鏡王蛇身體后段的鱗片邊緣顏色較黑,使身體形成黑色波紋狀的橫紋,體軀后半部更加明顯。
【棲息環境】喜歡在平原至海拔1000~2000米高山密林的陰涼處棲息。
【食性】以蛇類、鼠類、蜥蜴、鳥類、鳥蛋和蛙類為食。
【活動習性】屬于晝行性蛇類,性情兇猛,白天活動,有追捕人畜的習性。
【對溫度的要求】 此蛇耐熱性極強,喜歡高溫,喜歡曬太陽來獲得能量,氣溫35~38~C陽光下能長時間忍受。
【繁殖習性】卵生,每次產卵25~40枚,多者達50枚,雌蛇有護卵行為,有時雄蛇也參與護卵。
【功用】毒型為混合型,是世界上最大型的巨毒蛇。蛇毒具有止血和抗凝作用,對治療腦血栓和脈管炎有相當好的療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