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的生長有一個特別的現象,就是當身體長到一定程度時,必須經過蛻皮,才能進一步生長,以達到體長和體重的增加。這是因為原來的表皮已包覆不了其日益增大的軀體,表皮便會老化成角質膜,在激素的作用下,以蛻皮的形式蛻下來。
蛇類蛻皮與生長是成正比的,根據研究表明,成年蛇類一般每年蛻皮3~4次;由于幼蛇生長速度快,所以蛻皮的次數也相對多一點,一般仔蛇和幼蛇每年可蛻皮5~7次,平均40天左右蛻皮一次。冬季蛇類已經進入冬眠狀態,此時既不進食也不蛻皮,當然也不生長。
蛇類蛻皮的過程:首先是在即將蛻皮時,蛇的身體呈半僵硬狀態,就像快死了的蛇一樣,這時的蛇是沒有捕食行為的;然舌蛇借助于粗糙的地面、樹干、建筑物或蛇窩的拐角處、磚石瓦塊的不斷摩擦,先從吻端把上、下頜的表皮磨破形成一處裂縫;蛇利用頭部的裂縫,從頭至尾逐漸向后慢慢地翻蛻,直至完全蛻出一條完整的長軀殼;在很短的時間內,新表皮會快速硬化,重新具備捕食和活動的能力。有一點要注意的是,蛇類在蛻皮時,它的防御能力會暫時性下降,對敵害的侵襲甚至是同類的騷擾沒有太強的抵抗能力。因此,在人工養蛇時,要人為地為蛇類營造好蛻皮環境,促其順利蛻皮,減少不必要的損失。同時在蛻皮后要多投喂營養豐富的適口食物,及時補充水分也是必需的。這是因為蛇在蛻皮時,體內的水分流失較多,否則因脫水緣故,也會造成蛇類急驟掉膘現象。
蛇的蛻皮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之一,但是如果一條蛇在長時間內蛻不下皮來,大多會引發死亡。蛻皮困難的蛇一般是兩種情況:一是生病的蛇,由于體質虛弱,它的蛻皮速度就變慢,時間一長,會直接導致死亡;二是一些懷孕的蛇,常常會發生蛻皮困難的現象,這是因為那些孕蛇身體后部明顯變粗膨大,正常的蛻皮至此部位便會嚴重受阻,繼而出現蛻皮難現象,有時需要耗費幾個小時,甚至幾天才會蛻下來。因此在人工養蛇時,要經常進入蛇場查看,及時觀察孕蛇的蛻皮情況,一旦發現蛻皮受阻,應人工幫助蛻皮,盡量減少由于蛻皮不暢導致的蛇類死亡損失。
影響蛇類蛻皮次數的因素很多,食物豐富時,其生長速度較快,蛻皮次數也多。另外,蛇類棲息處的濕度及環境與蛇類蛻皮也有密切關系。 |